——记马友营乡大勿兰村驻村第一书记朱宏宇朱宏宇(中)到贫困户侯国富家研究发展脱贫产业。“不忘初心,不负青春。”这是对北票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派驻马友营乡大勿兰村第一书记朱宏宇驻村工作的最佳诠释。带着*赋予的使命和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热情,他告别城市生活,来到田间地头,带领群众修路、建广场、发展产业,让大勿兰村这个朝阳市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5月2日,在孩子刚满月当天,朱宏宇来到大勿兰村正式担任第一书记。当时,村里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差一些,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产业支撑、部分群众没有稳定收入项目。宗宗件件的问题摆在眼前,如何破题,从哪入手,无不考验着这个城里来的年轻干部。“脱贫攻坚是座大山,而我愿做那移山的愚公。从零开始,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只要工作做实了,路子对了,方法得当,搬走贫困这座大山并不难。”朱宏宇深知,脱贫攻坚,没有巧劲儿。为了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朱宏宇第一时间开展了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对全村3个村民组、25户贫困户全部入户走访,每到一家,他都尽量房前屋后多转一转、看一看,做到心里有数。此后,他又先后组织棚改办*员干部开展了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活动,筹集捐款3万余元,帮助贫困户打井、拉砖、砌墙、更换大门、购买生产生活物资,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朱宏宇知道,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群众的口碑和支持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要自己争取来的。在大勿兰村贫困户改造危房过程中,面对其中的6户建档立卡家庭,朱宏宇难住了:“他们是真穷呀!”因为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需要所建房屋验收完成后拨付到位,前期工程款掏不起,借不着,怎么办?他立即请示棚改办领导,利用单位资源优势,联系到了施工队伍先行垫资帮助这几户贫困户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让他们在天气转凉前住进了温暖舒适的新房。看着焕然一新的家,80多岁的贫困户潘久贵激动地直抹眼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真得谢谢这孩子,更感谢*,培养了这么好的干部送到我们身边来。”修好致富路,架起连心桥。朱宏宇看到沟里有5个村民组无“路”可走,根本就进不去,出不来,别说致富,连基本的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凡有利于百姓的事,就坚决干、马上干!”3年来,他多方协调资金65万元,为大勿兰村7个村民组6公里村组路进行了路基改造,实现了硬化道路组组通,解决了行路难。扶的是产业,聚的是人心。在马友营乡*委的领导和棚改办*组的大力支持下,朱宏宇积极协调各方面资金,投入33万元在马友营乡马友营村新建了扶贫车间乌兰服装厂,通过建档立卡户扶贫资金入股产业合作社方式,对大勿兰村失能、半失能和深度贫困的6户贫困户进行股份分红;朱宏宇通过流转集体土地参与入股的方式,帮助致富带头人魏旭东建设肉鸡养殖农场,带动了46户贫困户参与利润分红,并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0万元;协同朝阳市*处驻村工作队举办了劳动技能培训班,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8人进行了技术培训,为69人颁发了技术证书,使他们通过掌握技术、劳务输出方式实现增收。年,大勿兰村成功脱贫销号,驻村书记朱宏宇也真正“住”进了群众心坎里,群众开始称呼他“有本事的宏宇书记”。宏宇书记的本事,远远不止这些。为改善农村环境,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朱宏宇多方协调资金从亮化、净化、硬化、绿化、美化入手,为村里安装路灯62基杆;安装分类垃圾桶个、新建垃圾池5个、购买垃圾清运车台,同时建立了垃圾清运长效机制;街面2公里、村路5公里路两旁栽植风景树株,绿篱平方米;道路两侧铺彩砖万平方米,铺水泥地面平方米;村内建挡土墙米,粉刷院墙平方米。今年,村里还建2个文化广场共2平方米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在村部边上建起了外形美观大方,内部宽敞明亮的水冲厕所,方便村民使用。年,村里与大方领*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为郫县豆瓣酱加工企业加工辣椒酱,带动大勿兰村建档立卡户23户,每年每户分红元,直到他们稳定脱贫为止。村里还建起了扶贫果园,栽植6年生大苗,当年栽植当年结果,秋天的果园里苹果和梨子挂满枝头。年,针对仍存在的村集体经济薄弱短板,朱宏宇请示棚改办*组,投入帮扶资金60万元购买免耕播种机、收割机、草捆机等农机具,进一步协助大勿兰村成立村办农机合作社,同时协调市农村农业局,帮助村内申报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项目、土地托管项目、土地深翻项目,预计年村集体经济可实现增收5万元以上;通过棚改办下属国有公司民生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积极与山东寿光客商联系,帮助大勿兰村发展辣椒订单农业,并免费为建档立卡户发放亩辣椒种子及辣椒苗,此外,还积极协调北票市唯诚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合作成立扶贫辣椒种植基地,在栽植辣椒的同时,预计每年以每吨2元的价格面向全乡收购辣椒吨,推动农户、贫困户有效增收。如今,大勿兰村的百姓由穷变富,基础设施大为完善,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样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而对于朱宏宇来说,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实施,又成为了*和领导赋予他的新使命。尽己所能,挥洒青春,牢记初心和使命,他,永远在路上。END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