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仙居历史档案千年古城话变迁
TUhjnbcbe - 2022/3/4 12:43:00
仙居

仙居历史档案

千年古城话变迁

仙居立县

“移县治于青圭(青尖山)前”

仙居于东晋穆帝永和三年()立县,称乐安。治所始设盂溪前金家店村。永和四年,县令羊忻相信风水之术,“因县治未接正脉改迁焉”,“移县治于青圭前”。(“青圭”即县城北约十里遥的青尖山,因“上有峰如圭,名曰圭峰。万山四合,此峰耸然特秀,若王侯秉圭而立,左右二小峰若辅弼然”,所以又称青圭山。)此后,仙居一千六百余年的悠悠历史中,尽管几度废置,县名也两次变更,而“闾井依然,疆域如旧”,县治所在地一直没有变换。故旧志盛赞羊忻“有创始之劳”。

城垣被毁

“因山而障”而“其详不可闻”

由于东晋以后,我国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局极不稳定,那时的仙居虽已设县,然人烟稀少,尚属荒蛮之区,故既无城廓修筑的可能,亦无修筑的必要,只是“因山而障”,而“其详不可闻”。据《嘉定赤城志》载:仙居城垣的修建确切时间始于初唐上元二年(),“城周回六百步”,但只是“土城”显得卑狭局促。此城存在了四百多年,至北宋宣和二年()吕师囊起义*克城才被毁。

故址荒没

唯独东门“文明楼”至今巍然独存

同年,镇压吕师囊起义的北宋将领姚平仲、张思正“奉檄驻兵仙居”。为防止吕师囊余*作乱,在旧城的基础上“筑城以守”。东到文明楼,西至义井头,南及过街楼,设东、西、南三门,亦以泥土夯筑。由于战乱初定,民众疾苦,城区市容也未加美化。南宋嘉熙、绍定、淳熙年间相继在东、西、南三门上各冠以城楼。南、西两楼不久俱毁于火,故址荒没,难以查考。唯独东门“文明楼”至今巍然独存,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明楼被毁

几度塌圮,几度重修,最后一次于年毁于火

“文明楼”建于南宋嘉熙四年(),因在学宫东侧,故名“登龙”。取“望子*”,“荣登龙虎榜”之意。据载,这是根据朱熹建议而建造的。光绪《仙居县志·文明楼》:“在学宫门左通衢。昔宋筑土城,此即城东门也。朱文公行部过之,以地气尽垂于此,令邑人甃石而高大之,作危楼于上,榜曰‘登龙’;又立彩石二为龙首形,以障一邑风水。自后科第倍炽。元至年间,廉访副使高伯元易其名曰‘文明’,隶于学宫,为士子游歌之地。”文明楼几度塌圮,几度重修,最后一次于年毁于火。今犹遗细作条石砌成的城楼拱门,可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城池扩展

“凡城廓、县治、学宫经营规画,为之一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土城已很难适应作为全县中心城市的需要。尤其在明中期倭患频仍的情况下,为御敌抗倭,急需对城池予以加固和扩展。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县令姚本崇申请改土墙为石墙,扩大城池范围,报经两台批准,紧锣密鼓地动工修建。谁知到了六月,“版筑未就,而岛夷突来”。倭寇破城后,屯积四十余日,留下了满城瓦砾,刚刚修筑的那段城墙也被悉数毁坏,“所存者焚无孑遗”。姚本崇因御倭无方,谪戍边疆。嗣后,台州府派同知毛德京督办这项巨大工程。毛德京“多才足智,廉劲不挠”。“凡城廓、县治、学宫经营规画,为之一新”。可谓竭尽心力,煞费心血。但因“寇事未寝,督员甚急”,只求进度,不讲质量,结果墙基未固,经一场暴雨冲刷,半数倒塌。“力役浩繁”的百姓“不无嗟怨”。毛德京遭监察御史奏劾罢官而去。台州府推官萧文清再继而筑之,经三个月督造,始告竣工。

新城矗立

东迎晖,西庆丰,南来熏,北拱辰

在刀光剑影的兵燹风云中,迭经曲折的一座新城终于焕然一新地矗立于古老的仙居大地上。新建的县城,纵横垒石,城墙底宽三丈,高四丈,每隔三十丈设一铺,五十丈立一台。东西拓宽而瘦长,南北增地而凸显,形如一条鲳鱼,周长达2.5千米。原还打算在城的四周浚挖护城河,只因土带沙性,难以蓄水而作罢。全城共有五个城门,其中四个城门上建有气宇巍峨的城楼。东曰“迎晖门”,楼名“启明”;西曰“庆丰门”,楼名“惕庚”;南日“来熏门”,楼名“宣泽”;北曰“拱辰门”,楼名“思荩”;小南门日“省耕门”,无楼。由于工程浩大,共花费白银十万多两,“邑藏为空”,以至于修建迎晖门时,地方官员亦“不堪命”,还是下各应大桂之子应存鲁“慨然出数千金”,独力修缮才告完工。

城内巷

全城街巷大体上呈方格形布局

城内街巷至清代也基本定型。主干街道为县大街,自城东迎晖门至城西庆丰门,通过县署正门贯穿全城,将县城等分为南北两半。街面阔四米许,由石板块铺设而成。现东门街、西门街基本保持原貌。其次为南大街,自县署起,止于城南门,街面略狭,即俗称南门街。其余均属小巷。衔接县大街的,如酒坊巷、下赵巷、龙须巷、小南门巷等多南北走向;衔接南大街的,如当铺巷、王台门巷、道院巷等多东西走向。全城街巷大体上呈方格形布局。每隔一段路程立一石柱灯以作照明。至今尚遗下赵巷一石柱灯,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五坊

从以牌坊建筑命名到以序数名之

城内居民区,在宋时设有五坊,都以当地著名的牌坊建筑命名。如阐科、状元、折桂等。明初增设两坊,“东五西二”。至万历十年()因人口增多,知县沈道光将居民区分为东、西各五坊,以序数名之,如东一坊、东二坊、东三坊等。清初康明远任县令时,“值岁大饥,重急赋役,比户逃亡,城中仅存十余家”。至同治八年(),人丁渐繁,达户,约近万人。

“烟霞第一城”

一派融天然、人工于一体的美丽景致

那时的仙居县城,前有永安溪环绕,后有青圭诸峰簇拥;东、南的福应山、南峰山、安洲山上各有浮图耸立;坚固的城墙,雄壮的城楼,葱郁的林木,规划整齐的宅院民居,确有一派融天然、人工于一体的美丽景致。故清朝乾隆间知县何树萼有“烟霞第一城”之赠誉,由明经彭森达书写后悬挂于东岭的文昌祠旁。

今之仙居

因发展建设需要,旧貌换新颜

经历一千六百余年风风雨雨的烟霞古城,如今已是旧貌换新颜。自建国以来,因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及国家建设的需要,古老的城墙大多被拆除,尚留一些断墙残垣。城区逐渐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外延。北已跨越孟溪,靠近光明山、塔山,南接近河埠,西将与三桥连成一片,为旧城两倍多,达十多平方公里。宽阔整齐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标志着旧的仙居县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只有那雕刻精美的迎晖门、巍峨壮丽的启明楼迎着东方的朝晖,留驻人间。

编辑:泮佩佩李婷宜审核:应素琴文字来源:《仙居史话》图源:《仙居县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仙居历史档案千年古城话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