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在北票县西官营公社姜家山生产队东坡发掘一晋墓,出土多件文物,其中有四枚龟钮印章,一枚金印为“范阳公章”,三枚鎏金印分别为“辽西公章”“车骑大将*章”和“大司马章”。辽宁省考古研究所专家以这四枚印章认定墓主人为东晋末年,十六国之北燕宰相冯素弗。
《资治通鉴》页载记:“素弗及为宰辅……谦恭俭约,以身帅下,百僚惮之。论者,美其宰相之度。‘温公作通鉴,虽相小国者苟有片善,必因旧史而表章之以言为辅之难。’”《晋书》页—页载:“冯素弗,跋之长弟也。慷慨有大志,姿貌魁伟,雄杰不群……跋之伪(注:伟)业,素弗所建也。及为宰辅,谦虚恭慎,非礼不动。”
从有权威的史书《资治通鉴》和《晋书》载记十六国之北燕小国的宰相冯素弗的功绩非之易事,这充分说明了冯素弗之伟人。为北票地区历史出过这样的伟人感到骄傲,非常值得为其书之。
东徙和龙家居长谷
《中国历史帝王录》页记:“冯跋,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县)人,祖上因避乱迁居上*,父冯安在西燕时任将*。西燕灭亡,冯跋迁居和龙长谷……”冯素弗为毕万之后,毕万子孙迁居冯乡者,以地名为姓谓之冯氏。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公元年—年),素弗祖父冯和由河北长乐信都迁居山西上*(今山西长子)。其父冯安,雄武有器量,西燕慕容永(公元年—年)时为将*。西燕灭亡,冯素弗全家东徙和龙(今朝阳),家于长谷(今北票西官)。
冯素弗兄弟4人,长兄冯跋为北燕国王文成帝;三弟冯弘为北燕国王昭成帝;四弟冯丕为北燕左仆射,常山公。
冯素弗先后出任侍御郎(护卫帝王的武官)、昌黎(今朝阳)尹(国都长官)、扶*大将*、司隶校尉、车骑大将*、大司马(位于三公,掌管*权)、录尚书事(宰相)等职,并封爵为“范相公”“辽西公”等。
不修小节请婚拒绝
冯素弗,身材魁梧,容貌英俊,性格慷慨,胸有大志。但是青年时,任侠放荡,不修行业,不管家中财产,为人处事不注意小节。当时,有很多人没发现他的才能,甚至瞧不起他。
有一天,冯素弗相中了北燕慕容熙的尚书左丞韩业的女儿,他就前去韩业家求婚。韩业哪能将其千金小姐许配一个不修行业,又任侠放荡,还没官爵的人呢。韩业听说冯素弗前来求婚,心中大怒。并说不托媒人,就亲自前来求婚岂有此礼!韩业命令门卫,拒之门外。
冯素弗满腹大志,总想娶得一个才貌双全的高门之女为妻,被尚书左丞韩业拒绝之后,又复求尚书郎高邵之女为妻,又遭高邵拒绝。
冯素弗两次求婚被拒绝后,意识到自己的满腹经纶和雄心大志没被别人认识,决定找高名望人请教。南宫令成藻豪俊有威望,就前去登门拜访,成藻命门者勿纳。素弗径(小道)入,与成藻对坐,旁若无人。谈饮连日,成始奇之,曰:“我远求骐骥,不知近在东邻,何识子之晚也!”从此,南宫令成藻认识到冯素弗是一位心有大志,文武双全的奇才,冯素弗即成了名门成藻的好朋友。当慕容熙继皇帝位,成藻推荐冯素弗为侍御郎(护卫帝王的武官)、小帐下督。从此,冯素弗步入了人生的为官生涯。
戏话惹祸逃匿山泽
《资治通鉴》页载记:“中卫将*冯跋及弟侍御郎素弗皆得罪于熙,熙欲杀之。跋亡命山泽。”
炎热的夏日,冯素弗与其从兄冯万泥及诸少年到水滨(今大凌河)游泳,正在畅游痛快之时,冯素弗看见有一条金龙浮水而下。便对冯万泥说:“颇有见否?”冯万泥等皆曰:“无所也。”冯素弗乃以龙而示之,意有一金龙游水而下,咸以为非常之兆。后来,后燕皇帝慕容熙听说此事,大怒,密欲杀冯素弗兄弟。其后,冯跋又犯慕容熙禁,惧祸。冯素弗秘知皇帝密欲诛诸兄弟,与诸兄弟谋曰:“熙今昏虐,兼忌吾兄弟,既还首(意:请罪)无路,不可坐受诛灭。”乃与诸兄弟逃于山泽。
慕容熙即位后,荒淫无道。他为博得符皇后欢心,多次陪她外出巡游。有一次外出,随行兵士被冻死的就有人。还为符皇后大筑龙腾苑,夏季盛暑,士卒不得休息,渴死者大半。此时,赋役繁重,百姓不堪其害,群臣敢怒不敢言。当时冯跋兄弟逃出龙城,派出将士追寻,无人真心为其效力。冯氏兄弟等分别逃走,冯丕逃往高句丽;冯跋、冯素弗等人逃往冷陉山(今大黑山)。
民间传说避难冷陉
北票大黑山(辽时称冷陉山上古契玄王时叫大玄山)主峰平顶山东有一山称烟囱山,山下有约2公里长的沟叫烟囱沟。此处林海涛涛,涧溪潺潺,奇石妙韵,游人留恋。相传,北燕国王冯跋予此避过难。
冯跋和冯素弗等诸兄弟逃出首都龙城,直奔其家乡北部的山高谷深、森林茂密,一夫当关、万夫难攻的冷陉山。
慕容熙听说冯跋兄弟逃走,立即下旨北部司马孙护带兵追击。相传,冯跋兄弟进入烟囱沟,已走入了绝境。但是,冷陉山上空风云突变,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风折树,降下了倾盆大雨,还伴有冰雹石粒,堆满了烟囱沟沟口。孙护见此情景,自言自语:“天意啊,天意!”立即命令兵马返回龙城。
原来,和冯跋要好的孙护返回龙城,向皇上禀报了烟囱沟的天气景象。并说叛逆冯跋等人,大逆不道,是几个怪物下界,被天神收回了。20多岁的慕容熙也就信以为真了。
雨过雾蒙,冯跋等人往沟里走,突然发现沟东岸上有一座寺庙,庙门上似有“清云观”三个大字,庙内端坐着观音菩萨。冯跋诸兄弟急忙跪下叩头。当他们抬起头来,庙已消逝,只是看见悬崖峭壁的岩石像一座庙(至今仍有此象征)。
冯跋诸兄弟在此砍树搭屋,安炉建灶,狩猎为生。习文练武,运筹大业。像烟囱的山峰下浓烟升起,后人称为烟囱山。此沟至今还叫烟囱沟。如果身临其境到烟囱沟,由沟外到沟里一游,一进沟口就可看见那次龙卷风降大雨冲淤的一大片没有棱角的“降雨石”。然后,就是开阔森严的“练武场”,峭壁逼真的“清云观”,有天然石阶的“议事厅”,神奇隐避的“天王洞”和冯跋“桑柘园”等景观,一幕接一幕地展现在眼前。
潜入龙城除掉昏君
冯跋、冯素弗等22人结谋,决心立公侯之业,当及时而起。
公元年7月,冯跋与二弟冯素弗乘车,“使妇人御,潜入龙城,匿于北部司马孙护之室。”正当慕容熙为其符皇后大办丧事,披发赤脚地跟在灵柩后出殡时,冯跋联合慕容云、张兴等人,带领兵,将龙城四门关闭,占领了皇宫,拒绝慕容熙回都城,推慕容云为帝。
慕容熙带兵攻城不克,只得退入龙城北郊龙腾苑中。第二天,城中叛兵逃来苑中投顺,慕容熙以为城中叛*前来进攻了,慌忙独自一人冲出林苑,跳进水沟躲避。等半天不见来人,他又爬出水沟,脱去湿衣,逃入林中。后被人发现,押送给高云。被杀之。
高云即位,封冯跋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事、征北大将*、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武邑公;冯万泥为尚书令;冯素弗为昌黎尹;孙护为尚书左仆射;张兴为辅国大将*;冯弘为征东大将*。
冯素弗当上首都长官——昌黎尹,有了用武之地,施展了自己的才能,*绩突出,很快就擢升为抚*大将*,司隶校尉,镇营丘。《晋书》页,冯素弗传记:“初为京尹,及镇营丘,百姓歌之。”并晋爵为“范阳公”。
甘愿辅佐百僚惮之
《晋书》8页载记:“云为其幸臣离班、桃仁所杀,跋升洪光门以观变。帐下督张泰、李桑谓跋曰:‘此竖式何所至!请为公斩之。’于是奋剑而下,桑斩班于西门,泰杀仁于庭中。众推跋为主,跋曰:‘范阳公素弗才略不恒,志於靖乱,扫清凶桀,皆公勋也。’素弗辞曰:‘臣闻父兄之有天下,传之于子弟,未闻子弟藉父兄之业而先之。今鸿基未建,危甚缀旒,天工无旷,业系大兄。愿上顺天皇之命,下副元元之。’跋称天王,国仍曰燕,建元太平。署弟素弗为侍中、车骑大将*,录尚书事(宰相)。”
冯素弗身为宰辅,谦虚恭慎,非礼不动。车服屋宇,务于俭约,修己率下,百僚惮之。尝为韩业曰:“君前既不顾,今将自取,何如?”素弗曰:“既往之事,岂能与君计之!然待业弥厚。”过去,虽然韩业对素弗请婚拒之门外,当宰相后,不但不计较此事,反而对待韩业很优厚,经常来往,韩业很受感动,群僚亦非常佩服素弗。素弗以正压邪,百官服之,尊之怕之。
后来,冯素弗被封为大司马,由范阳公改封为辽西公。**大权集于一身。
臣卒君悼七临哀恸
《资质通鉴》页载记:“义熙七年(公元年),燕辽西公素弗卒。燕王跋,比葬,七临之。‘古者大臣卒,君三临其丧,比必寐翻及也’。”
冯素弗当了七年宰相病故。北燕国王冯跋七临之,哭之哀恸。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中国历史上讲究,如大臣死,君王三临其丧,必睡翻也。冯跋七临冯素弗丧葬,放声痛哭,这是破例。冯素弗逝世,使冯跋失去一棵大树,北燕国失去一个栋梁,群臣和国民都十分悲痛。
冯跋当上北燕国王后,建筑了长谷陵园,将其祖父冯和和其父亲冯安遗骨都移葬到长谷陵。把冯素弗亦葬到长谷陵,并进行了厚葬。冯素弗墓由下府一带山地产的砂岩石条砌成。墓壁用石灰挂面,画有精美的壁画,可惜被盗墓人破坏了。用长而厚的石条压顶。出土的随葬品件,其中有几十件珍贵文物,也有国宝级文物,如:鸭形玻璃注(参展上海世博会时,引起中外人士轰动。)高3.3厘米,口径8.6厘米,晶莹剔透。它的实名叫“攲器”,体长鸭形,流如鸭嘴状,长颈鼓腹,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淡绿色,半透明。此器,设计科学,工艺独特,器形美观,寓意深邃,十分珍贵。其特点是:“虚则攲,中则正,满则覆。”就是:空时倾斜,深入水一半时就端正,注满水就翻倒。它是一种座右铭,冯素弗用以警诫自己:“满招损,谦受益。”
现在,实物均在辽宁省博物馆陈列。冯素弗墓被发掘后,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学术界专家很浓兴趣,曾有日本等国的专家前来西官馒头沟考查研究。现在,长谷陵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长谷陵建筑很宏伟。首先,选择坟茔地很讲究风水观。即后面有靠头,前面有照头,龙脉长,四不露。馒头沟西梁长约七八华里,北与大黑山接际,梁的最北端是高山,整个梁象一条飞行的长龙(古时山上长有茂密的树木),远而望之,很有动感。陵地就选择在龙头的东侧。从墓地往前看正对着桃花山,面向首都龙城。从墓地往桃花山看,要经三重叠障的山岭,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冯跋传记:“遣其太常丞刘轩徙北部人五百户于长谷,为祖父园邑。”由此可见长谷陵建设之宏伟。可惜的是没有保存下来。
植桑养蚕发展经济
公元年,冯跋当上了北燕皇帝,在其弟冯素弗宰相的辅佐下,以文治国,以武安邦,大力推行中原农业,搞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植桑柘(*桑为柘),发展养蚕业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
晋朝以前,北票地区没有桑树,晋初(公无年),鲜卑族领袖慕容廆从江南引进树种。北燕太平六年(年),冯跋下诏:“今疆宇无虞,百姓宁业,而田亩荒秽,有司不随时督察,欲令家给人足,不亦难乎?桑柘之益,有生之本。此土少桑,人没见其利,可令百姓,人植桑一百根,柘二十根。”这次由朝廷下令,在冯素弗的推行中,解决了有司不随时督察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植桑柘运动,养蚕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开辟了西至中亚柔然国,东至高句丽的亚洲东西丝绸之路,促进了贸易发展,加强了文化交流,人们得到了很大的经济利益,使这个面积只有河北唐山地区和辽西地区的小国北燕维持了偏安局面。
冯跋祖父的长谷陵,须栽桑柘30多万株,可想桑园之大,养桑蚕业兴旺发达。至今,在西官的山上,尤其努鲁儿虎山的大山洼间,尚有许多桑柘树,很可能是冯跋、冯素弗推行植桑柘,发展养蚕业,留下的树种。
由于冯跋北燕国经济发展了,使周边的民众向往北燕。一次,冯买、冯睹从长乐率五千户来朝阳。契丹、库莫奚降,献马千匹,署其大人为归善王。柔然遣使献马三千匹、羊万只。通过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使西域的玻璃器皿等先进物资传入了北燕。
编辑:崔旭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