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苏北的周女士,自述下腹疼痛已逾半年。在白天略感隐痛,但到了夜晚疼痛就开始加剧,以致难以入眠,直到清晨5时左右才能缓解,每日循环反复,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医院多个科室,妇科、泌尿科、消化科、中医科,进行了腹部CT、超声、心电图、肠镜、血液等诸多检查,但均无法明确病因!每日服用大量药物,方可稍加缓解,但只要一停药,疼痛立刻就出现反弹,患者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医生,我下腹一直很痛,有半年多了,吃药也不能根治!该怎么办啊?”这是患者来宁就诊时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
经过医生详细的检查,确认周女士因盆底肌肉痉挛造成慢性盆腔痛,建议其做针对性的盆底康复治疗。完成3次康复治疗,患者夜间痛感消失。5次治疗后,白天隐痛的症状也消失了,完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难以忍受的慢性盆腔痛,您知多少呢?
01
盆底痛是什么
盆底痛,很多人也将其称之为“慢性盆腔疼痛”,英文简称CPP,它是指盆腔相关结构出现的慢性或持续性疼痛,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通常伴随下尿路、性功能、消化道、盆底或妇科功能障碍症状和消极的认知、行为、性和情绪变化,疼痛部位在盆底、脐平面以下、腰骶或臀部。
02
最常见但很少求治的盆底痛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每7位妇女中就有1人患CPP,18-50岁女性CPP的发生率为15-20%,占妇科门诊量的10-40%。但40%女性不会因盆腔疼痛而寻求任何医疗帮助,出于各种原因并未重视,最终因盆底疼痛严重影响生活才来求治。
03
七分之一的患者病因不明
感染、炎症、创伤等病因明确的CPP,称“特定疾病相关的盆腔痛”即慢性盆腔疼痛;未查明确定病因的CPP,称为“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与盆底肌过度活动相关,主要有外阴痛(分为阴道前庭痛和阴蒂痛)、膀胱痛(包括间质性膀胱炎和膀胱疼痛综合征)和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分为肛提肌综合征、痉挛性肛门直肠痛或尾骨痛)。
但事实上慢性盆腔痛病因较为复杂,约七分之一的患者病因无法探明!
(慢性盆腔痛评估办法)
据了解,慢性盆腔痛的发生的具体原因目前还不能够完全明确,但与妇科或心理因素存在一定关联性。诸如药物滥用、酗酒、流产、月经量多、盆腔炎、剖宫产史、心理疾病等因素都有可能增加非周期性盆腔痛发生的几率。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专家说:“慢性盆腔痛病因可大致分为内脏性的和躯体性。内脏性疼痛来源于盆腔内的脏器,如泌尿生殖系统或消化系统脏器病变,躯体性疼痛来源于躯体性结构,如盆腔骨骼、韧带、肌肉及筋膜,并且可能会牵涉到相应的腹壁皮神经节。”
04
治疗方法
治疗前一定要明确根本病因,方能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无法明确病因,最终只是先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的药物不同。由于强烈的疼痛,很多盆友会选择强力止痛药控制疼痛;如果是心理因素,建议尝试抗抑郁药;考虑使用避孕药也不奇怪,尤其是当慢性盆腔痛和月经有关。
心理治疗
对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但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应进行心理治疗。如放松疗法、认知疗法、支持疗法等。但是这些方法显然对于因盆底肌过度活动导致的盆底痛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康复治疗
包括针灸按摩手法治疗、盆底肌功能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对于因盆底肌过度活动导致的盆底痛(前后静息值高),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凯格尔运动辅助腹式呼吸训练得到放松。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是盆底康复的首选,直接应用于康复治疗,可有效增强盆底肌肉、缓解盆底疼痛。
手术治疗
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选择手术,常见的是腹腔镜手术、子宫切除或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如果是子宫内膜异位、粘连,可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如果是由于子宫因素,如子宫多发肌瘤,需要手术切除子宫(会影响生育)。
因此如非必要,建议还是康复治疗而不是采取手术。
近几年来随着盆底康复技术的发展,盆底康复治疗已经不仅仅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比如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而是更多地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痛,腹直肌分离、耻骨联合分离、薄型子宫内膜、卵巢功能下降等疾病中。因此患有这种疾病困扰的盆友不要慌乱害怕,医院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