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园林middot主题拓展收藏 [复制链接]

1#

主题拓展

《中国园林》每期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刊登5~8篇文章。主题反映的是当下热点或是值得长期研究的学科/行业重点。

除了当期刊登的主题文章以外,往期杂志可能也刊登过相似甚至相同的主题或专题,抑或是杂志其他栏目中刊登的文章也与当期主题相契合或相关联。尤其是有些研究课题正是从零散的栏目文章到两三篇的专题再到六七篇的主题逐渐发展起来;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发生的过程。

因此,我们围绕当期主题推送“主题拓展”栏目,整理出本刊发表过的与当期主题相贴合的往期主题/专题文章和高引用率栏目文章,包含引文格式、摘要、关键词、推送过的新刊导读和知网下载地址以及相关刊首语(主编心语),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延伸阅读,发散思路,巩固知识;同时也能对相关的研究脉络、研究发展历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03主题

后工业景观与首钢复兴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03刊首语及主题文章

场地历史的设计学角色一直是一个含糊不清的专业问题,试以存留状态谱系最宽的后工业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以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工业遗存为历史对象的后工业景观中不为重视的3种特质,即“大机器”、超级属性之“崇高”,以及从技术到人文的“工业文化”展开论述,探讨它们成为特质的缘由、可续和复用的机制。通过对场地历史之于设计的普适性价值的强调,与当代复用锚点的设计关联,旨在建立一种将设计场地视为历史对象的设计学共识。

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20世纪50年代末洞见了“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Society)的到来,预言蒸汽机之后“大机器时代”的工业文明将进入信息化的更替周期,近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验证了贝尔的预测,大工业文明年沉积之大格局看似瞬间风云变幻,其变化之大之深、社会影响之深远、波及面之广泛还是让人始料未及。当然影响最为直接的还是老工业自身,产业转型导致大量工厂从减产到倒闭关停,厂地荒置,员工减裁转业,大机器时代四处烟囱林立的社会图景渐渐成为记忆。而全球性面临的土地资源紧缺的窘境,使这些存量巨大的“受伤”的土地如何利用、如何再生成为一道无法回避的世界性课题。

必须感谢理查德·黑格(RichardHaag)在20世纪60年代和彼得·拉茨(PeterLatz)在20世纪90年代的伟大实践,是他们以实证方式的学术贡献让风景园林人(LandscapeArchitects)和风景园林思维成为努力解决这一世界难题的重要力量,随之而来的是“后工业景观”(Post-industrialLandscape)成了一个带有光复感的专业词汇。尼尔·柯克伍德(NiallKirkwood)在1年出版的编著ManufacturedSites中明确以Post-IndustrialLandscape指代各种被废弃的除工业遗址以外的包括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剩余空间(drosscape)和垃圾填埋场(landfill)等的人工场地并探讨其修复途径,其实“后工业景观”概念本身就是与“后工业社会”概念相对应的,因此“后工业景观”之于“工业”并不仅仅狭义指代工业,而是泛指以大工业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因而“后工业景观”实际上也就可以包含更为广泛的内容,后工业场地自带2种属性,一是指受“大机器时代”的人或生产或生活或工作所影响过的,二是被废弃了或是被忽略了的;可以被称为“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对象本身就带有从生态到人文的修复和复用目标,“后工业景观”已经成为21世纪具有标志性和典型性的专业类型,是风景园林界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对象。

后工业场地被废弃的历史相较于那些动辄成百上千年的文物的历史似乎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是“最年轻”的那部分历史,正是因为这种“年轻”,从物质媒介到人,感受记忆的载体还大都没有完全失去,也正是因为这种“年轻”,它们的价值一度被极度忽视,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设计之前那些后工业场地历史对象从完整的存留到完全的“毁尸灭迹”之间差异化极大的状态。有趣的是,设计之后的这些遗存的状况也同样存在从完整的存留到完全的“毁尸灭迹”之间全波段的可能,而这时做出选择的缘由归根到底是因为设计对于其价值的判断。从这个角度看,“后工业景观”是探讨历史与设计关系的一个最具代表性和全景式的设计类型。如何看待场地现状遗存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看待场地历史的问题,是设计的历史观的建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对设计对象建立一种历史投射的自觉。

拓展阅读

部分节选页面浏览

滑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