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名记者现场聆听淄博转型乐章 [复制链接]

1#

百名现场“聆听”淄博转型乐章


晨报讯


无论是随风摇曳的芦苇荡、空气湿润的千亩荷塘,还是底蕴深厚的博物馆、令人起敬的战国墓,都很难与曾被贴着“工业之都”的淄博联想在一起。然而,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战略”实施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这座传承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城,延续百余年的工业之都,按照规划,加快转型升级,用生态、科技、文化、发展树起新的城市形象……10月30日,“聚焦‘一圈一带’— 第十届中国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的百名走进淄博,通过实地采访,宣传报道淄博挖掘齐文化、科技助升级所带来的变化。据了解,“聚焦‘一圈一带’— 第十届中国络媒体山东行”活动于10月27日在济南启动,走进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两大区域发展战略所覆盖的11市,采访报道山东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亮点、经验和成就,淄博市为活动第四站。


现代农业独具特色产业兴村建设新城乡


蓑衣樊村是位于高青县*河之滨的一座小村庄。蜿蜒流淌的母亲河给位于这里的村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生活— 种藕、打鱼,蓑衣樊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当“聚焦‘一圈一带’— 第十届中国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村子里的时候,依旧能够看到随风飘荡的芦苇、深秋凋零的荷塘,以及木制的渔船和老旧的蓑衣。


与祖辈不同的是,现在村民们在藕塘、荷塘身上找到了不同的用途:藕塘里不仅有藕,还有泥鳅和*鱼;水稻田里养上了螃蟹;千亩荷塘也不仅用来打鱼,而且放上小船,供城里来的游人“误入藕花深处”。村里的老百姓还把房子装修一番,搞起了农家乐。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在这座只有300多人的小村子里红红火火地搞了起来。


这是淄博新型城乡建设的一个缩影。一年多来,淄博市大力加强示范镇和农村住房建设,搞好村庄道路、供水、排水、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发展经济提供载体和平台。同时,淄博积极推进村居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五化”建设,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产业兴村之路,乡村的生活条件和人均收入逐步向中心城区看齐。


深度挖掘齐文化产业升级有了持久“引擎”


在临淄区,刚刚建成的齐文化博物院已经引来不少名家办展。在私人藏品厅,齐国陶器、清朝的瓷器让人目不暇接,连连惊叹。在馆外,因建馆才被发现的战国墓更是让采访团成员肃然起敬。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发展齐文化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淄博市推出齐文化休闲旅游精品线路,精心培育寻根祭祖、世界足球起源地、东周殉马、古车博物馆、齐长城等历史文化品牌;鼓励支持蹴鞠及足球纪念品、临淄花边、黑陶等齐文化艺术品的研制和销售;开发世界足球起源地资源,策划引进足球赛事和足球产业化项目,积极申报中国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打响足球起源地品牌。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淄博深挖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此外,淄博市还发挥*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相关优惠*策,会同财*、金融等部门、单位,积极为文化企业争取相关专项金融服务;采取切实措施,支持有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上市,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


创新成就了新材料名都老工业城市焕发了青春


“中国陶瓷名城”、“石油化工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这些都是一个百年老工业城市的辉煌见证。作为国内知名的工业城市,淄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3500家,30个中国名牌产品,43件中国驰名商标。


作为中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丰富的煤炭、陶瓷、水泥等资源和产品是淄博人的骄傲,但是,经过多年过度开发,淄博由一个资源大市变为资源日趋枯竭的城市,特别是在能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淄博在土地、用电、用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对此,淄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打出了“创新”和“循环”两张牌,依靠人才优势和科技创新,续写自己的工业辉煌。先后斩获新材料名都、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功能玻璃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泵类产业基地和国家先进陶瓷产业基地等一系列称号。积极探索以资源链纵向闭合、横向耦合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新工艺、新技术,使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重复利用,以及企业间以彼此的废物为原料进行生产,保持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工业的资源利用开辟了一条可持续之路。


文/图 尹海洋 曹亮 张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