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见文物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文旅中国 [复制链接]

1#

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辽宁省北票县十六国墓葬时,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中发现了5件玻璃器皿。在这其中,一件鸭形水注引起了考古界的格外注目。

这件鸭形玻璃注长20.5厘米,腹径5.2厦米,是当时从罗马帝国输入的玻璃制品。此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实物资料,也是中外历史上早期玻璃器中的珍品。器表梢闪淡绿色,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流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巴。背上以玻璃条黏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黏一段波状的折线纹象征双足,腹底贴一平整的饼状圆玻璃。

鸭形玻璃注重心在前,不注水时,器身不稳。用时,将水由鸭嘴注入,当鸭腹中水量充至一半时,因后身加重,前后方才平衡,器身才能放稳。

这只玻璃注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是当时墓中出土的玻璃器中工艺最复杂、器形和装饰最有特点的一件,这种动物造型的玻璃器皿在我国仅出土这一例。通体以无模具自由吹制成型,后将玻璃料拉成细条,缠绕在器身上作为装饰。整体曲线柔和,结构匀称,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

经文物及历史专家研究推测,这件鸭形玻璃注应该是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古罗马帝国,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

鸭形玻璃注的造型及装饰艺术与风格等制作细节属罗马玻璃系统。特别是其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更是古罗马玻璃制作的常用技术。吹管玻璃成型法是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帝国玻璃工匠的创造,是玻璃器制造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

那时进口玻璃器,尤其是鸭形玻璃注这样精美产品的进口数量是有限的,故被统治者视若珍宝,秘不示人。众所周知,玻璃器易碎不便保存,从罗马帝国万里迢迢运到辽西,掩埋入穴余年仅表面浸蚀,保存如此完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鸭形玻璃注以其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朱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